明清交替的时候,清朝由于是从游牧民族刚发展起来,其政治、经济、行政架构等方面还不算太成熟和完善,同时也为了顺利接掌政权、顺利过渡,就实行了“清承明制”的制度,以保证保证国家机器迅速恢复运转、发挥其统治效力。比如清代在行政区域管理上也是基本采用了明朝的省管府、府管县制度,大部分省、府所辖区域在明、清交替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明朝的北直隶、清朝直隶所辖的保定府为例。保定府在元代被称为保定路,明朝为保定府府,在万历十年(年)时领清苑、易州、涞水、新城、定兴、容城、雄县、安肃、安州、满城、高阳、完县、唐县、庆都、蠡县、博野、祁州、深泽、束鹿等三州十七县。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里的清初保定府疆域图
在清初时,直隶省所辖的保定府依然管辖着同样的州、县,这一点在清初康熙年间所修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里也可以查阅得到。
但是清朝在政治局势基本稳定、一切走向正规之后,也在明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变和改革,各省、府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其中一项。在雍正、乾隆两朝各省内的府管辖州、县都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采取了新的直隶州制度,直隶州可以管县,以解决明朝时期府管辖范围过大的问题。
清朝嘉庆时的保定府
在保定府原辖的三州里,易州就升为了直隶州,管辖原保定府的涞水县以及原属山西省的广昌县(今涞源县)。并且真定府的定州升为了直隶州后,把原属保定府的深泽县也划了过去。所以在清嘉庆二十五年(年)的保定府的地图上,保定所辖县就成为了清苑、新城、定兴、容城、雄县、安肃、安州、满城、高阳、完县、唐县、望都、蠡县、博野、祁州、束鹿等二州十四县,直到清末。
明朝保定府所辖州、县在清雍正年间的变迁示意图
但是有人说了,清朝的保定所辖的地名和今天相比怎么有些不一样呢?那是因为一些县名因为区划调整以及其他因素被改变了。下面咱们逐一梳理一下。
庆都县改为了望都县:庆都县由于是尧帝母亲庆都的故乡,以尧母之名取县名。清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巡幸五台山时经过庆都县,认为庆都县以尧母名字命名对尧母有失尊重,下旨改为庆都县。
完县改为顺平县:完县置县是比较早的,县名也改变比较频繁。春秋战国时置曲逆县,在王莽新朝改为顺平县,东汉又改为曲逆县。中间还经历了很多变化,到了金宣宗贞祐二年为完州,明洪武二年降完州为完县。年时又将县更名为顺平县,取“顺利安平”之意。
安肃县改为徐水县:徐水县在北宋时为安肃军所在,后为安肃县,在年民国政府清理重复县名时,因与甘肃省安肃道重名,改名徐水县。
祁州改为安国县:清代的祁州在民国初年废府、州存县被改为祁县,但祁县又与山西省祁县重名,于是在年1月改名为安国县。
新城县变为高碑店市:与上述被更名的县比,新城县变成高碑店市有所不同。新城县为唐太和六年(公元年)年所置,治所在今天高碑店市新城镇,年新城县政府迁到了京广铁路沿线的高碑店。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城县设立高碑店市,以原新城县的行政区域为高碑店市的行政区域。是先撤销新城,再设立一个新的市级机构,不是单纯的改名。
上个世纪70年代前的新城县城卫星图(今高碑店市新城镇)
新安县变为安新县:对于不了解内情的人来说,可能感觉这个改变就是简单的两个字先后顺序颠倒一下的改变。其实不然,就在这两个字顺序颠倒的改变中,清朝时的一个州——安州消失了。新安县和安州相邻,民国时的年废府、州存县时,安州改为了安县,在年安县和新安县两县合一,县名为原县名中各取一字得名“安新县”。
原安州,今安新县安州镇上个世纪70年代时的卫星图
另外,清代时的保定府所辖的束鹿县由于深泽县划归定州直隶州管辖的缘故,成为了在夹在正定府以及定州、深州、冀州、赵州4个直隶州之间的保定府的“飞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石家庄专区管辖,年3月5日撤销束鹿县,设立辛集市(县级),以原束鹿县的行政区域为辛集市的行政区域。
保定府的“飞地”束鹿县
还有清雍正年间从山西省划到易州直隶州的广昌县,在年的民国时期,因为与广西省广昌县重名,改为了涞源县。
以上就是明、清时保定府所辖的各县行政区域的变化以及县名的改变情况,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