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红旗谱星火燎原大名七师的播火者河北新
TUhjnbcbe - 2023/4/2 17:28:00
白癜风的治疗偏方 http://m.39.net/pf/a_7568336.html

大名七师年7月以前入*的*员名单。王培杰供图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史上,河北大地上的共产*人用生命和鲜血,智慧和汗水,在这幅世纪长图上镌刻下他们的初心和使命。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战线的先锋,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河北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深读报道“红旗谱”,希望通过解析*史上一份份河北*员名单,刻画他们的奋斗姿态,呈现其精神之光华,汲取前行的力量。

阅读提示

在中国共产*初期的基层建*工作中,知识分子是一股特殊的力量。他们深入农村,积极领导和参与农民运动,使马克思主义迅速实现了本地化。

创立于年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河北省立大名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大名七师”)就是其中贡献卓著的一所。

在位于今天邯郸学院大名分院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一份珍贵的大名七师年7月以前入**员名单,就见证了大名七师这个基层*组织从建立到发展的艰难历程。

直隶省立第七师范校门。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供图

一份紧急来信

引出的*员名单

位于邯郸学院大名分院的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有一份珍贵的*员名单。这个名单上,详细记录着大名七师年7月以前加入中国共产*的42名*员的姓名、性别、籍贯、入*时间以及在校职务。

民国时期的河北,全省共有16所师范学校。大名七师的*团组建立得并不算最早,但这份*员名单却弥足珍贵。

“大名七师被誉为‘直南一个革命的策源地’,她于年建立了中共*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是直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的干部的一个重要阵地。这份*员名单,就见证着大名七师*组织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发展壮大的艰难历程。”纪念馆副馆长王培杰介绍。

这份*员名单,源起于一封深夜紧急来信。

年10月的一个夜晚,3天之后将离任的大名七师英语教师冯品毅,收到了学生赵纪彬和刘大风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如能介绍我们入*,则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长……”

冯品毅,大名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外语系毕业。曾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其后加入了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

年夏秋之交,受大名七师校长谢台臣邀请,26岁的冯品毅来此任教。他编写新教材,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共产*的主张,组织发起读书会,吸引了一大批进步学生向*组织靠拢。

但因*组织工作安排,他即将离开这里。

读罢来信当晚,冯品毅就介绍赵纪彬和刘大风,以及他们的同班好友李大山,加入了中国共产*。当时,李大山只有17岁,赵纪彬和刘大风21岁。第二天,学生成润、吴益普也入了*。

其后,在冯品毅的帮助下,大名七师接上了组织关系,秘密建立起*团两个特别支部,刘大风任*特别支部书记,成润任团特别支部书记,大名七师*团组织正式诞生。

在*的领导下,大名七师*组织发展迅速,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发展*员31名,连同在校外加入中共*组织后到大名七师工作和学习的*员师生,校内年7月以前入*的中共*员共有42名。

“一所远离大城市的中等师范学校竟有42名*员,这在当时全国并不多见。根据中国共产*各时期人数统计表记载,到年大革命失败前后,全国*员尚不足人。”王培杰解释道。

这份*员名单的珍贵不止于此。

“到放寒假前,我们在‘七师’已发展*团员10多名,有大名县的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南乐县(今属河南濮阳)的石仙洲、朱子欣、李渭川、王师韩;长垣县(今属河南新乡)的郭仪安;巨鹿县的李亚光;还有吕鸿安、李青阳等人……放寒假时,我们开会布置了工作,要求*员在农村向农民宣传和发展*的组织,我在南乐家乡佛善村发展了刘峰同志……”针对大名七师*组织的快速发展,刘大风曾这样回忆。

透过这段回忆,基层*组织发展的脉络清晰显现:在这里,基层建*工作不再单纯依靠*的精英分子,而是开始借助本土学校师生等大批农村知识分子。正是他们深入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迅速实现了本地化。

北有二师(保定)、南有七师、中有八师(正定)……在中共建*初期,燕赵大地上涌现了很多这样的红色院校,大名七师是其中贡献卓著的一所。

到年春,大名七师*团员师生和*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等成员加在一起,已约占全校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在校外,大名七师*员先后在大名(含今魏县)、南乐、沙河、磁县等20余县创建*的组织,点燃了直南燎原的革命烈火。

学校领导班子

几乎都是*员

在邯郸学院大名分院的校园里,矗立着一方汉白玉纪念碑。石碑所纪念的,是大名七师第一任校长谢台臣。刘邓大军南下路过大名时,刘伯承、邓小平等曾专门凭吊过这方石碑,称赞谢台臣是一位“革命教育家”。

在大名七师年7月以前入**员名单上,谢台臣的入*时间不是最早的,但他却是大名七师红色历史上不能不说的一个人。

谢台臣,生于年,年考中秀才,年从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教书,年当选为直隶省议会参议员,后被委任为大名七师首任校长。

在这里,他致力于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延揽进步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提出了“以作为学”“师生打成一片”等一系列进步的教育主张。在他的倡导下,《独秀文存》《呐喊》等进步书籍成为大名七师师生的必读之物,对师生思想觉悟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而他本人也在此过程中,完成了由具有朴素爱国主义思想的开明知识分子向共产*人的转变。

年初,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大名七师教师、当时的中共大名特支书记李素若向谢台臣提出了一个建议:不直接发展本校教职员加入共产*,而是请谢台臣等德高望重的教师先加入国民*,再行过渡。

谢台臣当即明确告诉李素若:“我革命半辈子了,要加入就加入共产*,我的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员和革命群众,中共*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六万人骤减到一万多人。

正是在腥风血雨的年4月,43岁的谢台臣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

与校长谢台臣同时毅然入*的,不仅有年轻的学生,还有大名七师的几乎整个领导班子——教务主任晁哲甫、训育主任王振华、总务主任高韶亭……

从此,*掌握了学校领导权,为大名七师成为直南革命的一个策源地铺平了道路。

其后,大名七师又从北大、北师大、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邀请20多位中共*员、进步知识分子来校任教,他们中,有年入*的李梦龄、王冶秋、原政庭,有年入*的张苏、张友渔……在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之下,大名七师*组织非但没有被扼杀,反而日益壮大。

年10月入*的学生吴益普,年1月入*的职员解蕴山……在年7月以前入*的大名七师42人名单上,有4位*员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其中,还有冯品毅直接发展的第一批*员李大山。

自年入*,李大山不仅参与了中共大名县特别支部和大名中心县委的创建,还奉上级*组织指示,以参谋和秘书的身份打入当地农民民团组织“红枪会”内部,做争取和联络工作,并先后在河南濮阳以及井店、温邢固等十几个村庄建立了夜校,创办了农民协会,并建立了*支部。

大革命失败后,李大山两度被捕,牢狱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但他仍在狱中坚持写下了3万余字的理论文章,由大名七师地下*油印,在进步师生中广为流传。年,年仅29岁的李大山因病去世。在直南早期革命的岁月里,同样献出生命的还有李大山的同胞兄弟李亚山,牺牲时年仅24岁。

从42名*员到

多位职业革命者

自大名七师*团组织正式诞生,革命的力量迅速在大名七师校内外积蓄壮大。

在校内,到年上半年,全校师生员工中,有多人成为中共*员、共青团员,连同“反帝大同盟”等*的外围组织,革命力量占全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校外,从大名七师走出来的中共*员深入各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先后在大名(含今魏县)、馆陶、成安、巨鹿、南和、沙河、磁县等20余县创建*的组织,掀起各种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农民、盐民、工人(矿业、瓷业)斗争。

“荮货钱一吊,双扣底二百六,银元又多算一吊多,剩下十来吊钱……血汗挣来几个钱,却被他们强取豪夺,没法子才叫咱们把车搁……”这是磁县小车社编发的第一份传单《敬告民众书》。

年彭城(原属磁县,现属邯郸市峰峰矿区)大旱,运瓷工人激增,窑主和瓷商趁机盘剥运瓷工。在直南*组织的领导下,当地群众成立了小车社,制定了行动纲领,并印发了《敬告民众书》,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罢工,终获胜利。这次斗争的胜利,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六河沟、西佐、峰峰煤矿工人,彭城瓷业工人和农村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斗争以及秋收斗争,也使当地*组织有了新的发展。

大名七师毕业生王维纲,就是这次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王维纲,年考入大名七师,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在直南*史上,这是一位颇为传奇的人物。

从大名七师毕业后,王维纲在磁县一带积极开展*的活动,年8月,他担任磁县暴动总指挥,因计划泄露当场被捕,被关押在磁县和北平监狱内四年之久。虽然当局三次判他死刑,王维纲却始终坚贞不屈,在积极提起上诉的同时,还在狱内发展*组织,为越狱争取时间和机会。

年7月27日中午,就在当局将要对他执行死刑的前一天,王维纲在中共北平市委的关怀和狱内同志的支持下,从监狱三楼平台纵身跳至隔壁的洋行汽车房房顶,越狱成功。国民*报纸曾用特大标题报道了这个罕见事件,并向全国下达了通缉令,悬赏捉拿王维纲。陈赓曾夸赞王维纲是“越狱大王”。

“王维纲的成长轨迹正是大名七师*组织向直南大地扩散延伸的一个缩影。”邯郸市委*史研究室编研处处长成少丽指出。

直南*组织的创建,从区域上讲,大体有四条主线,即大名、磁县、邢台、隆平(后与尧山县合并为今隆尧县),在邢台中心县委成立之前,这些地区各为*的活动中心,区域联系较弱。“大名七师*员学生和*组织的活动,加强了这些区域之间的*组织联系,成为直南中共*组织在极其艰难环境下仍能发展和壮大的最直接原因。”成少丽解释。

濮阳沙区的革命斗争、磁县运瓷工人的革命斗争、濮阳盐民的革命斗争、魏县蔡小庄农民暴动……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爆发,在直南农民革命运动中,到处活跃着大名七师学生*员的身影。

“七七”事变后,大名七师毁于日寇战火,学校不复存在,然而大批爱国师生却从七师踏上了革命战争的新征程。

冯品毅直接发展的第一批学生*员刘大风,大革命时期曾受*组织委派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直接聆听毛泽东同志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抗战初期,正是他亲手建立了我*领导下的直南第一支革命武装,初步开创了直南豫北抗日游击的新局面。

教务主任晁哲甫,回到家乡河南清丰发起组织“抗日救国会”等抗日团体,将全县1多人的民团改造成我*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后来成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领导人之一。

年1月入*的解蕴山,积极组织抗日救亡团体,于年建立了大名县第四区抗日自卫大队和抗日民主区政府,并先后任魏县县长兼大队长,冀南一专署专员等职。年牺牲在反扫荡斗争中,时年38岁。

越狱成功后赴延安学习的王维纲,被中央派遣回直南开辟抗日根据地,他组建了八路军先遣队,粉碎了日军对太行根据地的九路围攻的战役战斗,对创建冀豫边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从吾、平杰三、裴志耕、铁瑛、刘汉生、成润、白映秋、刘镜西……

从年到年,大名七师共招收20个班次、名学生,在他们中先后产生了多位职业革命者,有40余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

记者手记

一个*员就是一颗火种

在此次寻找*员名单的过程中,我们还找到了一份河北各市县第一个中共组织的名单,循着这份名单,我们解读出河北早期基层*组织的一些特点。

河北*组织建立早、覆盖广。

年春,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成立;年6月,中共张家口铁路工人小组成立;年9月,中共山海关造桥厂小组成立……到年,河北东部的唐山、秦皇岛,北部的张家口、热河、察哈尔,中部的保定、衡水、石家庄,南部的邯郸、顺德(邢台)均有*组织分布,*组织和*员已经遍及全省主要地区。

“河北是全国建*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因为河北是中国共产*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又毗邻北京,在*的创建时期,李大钊便把河北作为北方*组织的基地。”省委*史研究室编研三处处长阎丽介绍。

早期*组织人员构成广泛。

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由京奉路唐山制造厂工人邓培创建,*组织成员阮章、许作彬等也是该厂工人,随后建立的中共张家口铁路工人小组、中共山海关造桥厂小组、中共石家庄特别支部等,成员也多是来自河北的矿山、纺织、铁路、码头等近现代工业企业的工人。

全国最早建立的农村*支部也出现在河北——受李大钊的指派,在北京一所学校任教的弓仲韬回到家乡安平县台城村后,于年10月,建立了中共安平县台城村特别支部。

年7月,直隶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王志远秘密发展本村村民加入中国共产*,建立了博野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小庄头村支部,支部书记由农民*员直接担任。

此外,名单上还有很多早期基层*组织是在学校创建的,如年冬建立的乐亭中学支部;年12月建立的中共直隶省立第七中学支部;年8月建立的中共直隶省立第十二中学支部等。

早期*组织组织领导的革命运动规模大、影响大。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北段工人大罢工,全国闻名;玉田农民暴动,在北方打响了武装反抗军阀的第一枪;完县、磁县、灵寿、高阳、蠡县、冀南……一次次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在中国北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河北早期*组织和*员展现出了顽强坚决的*性和对*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年8月,顺直省委(年12月改为河北省委)在天津成立。处于白色恐怖下的省委组织,在近8年时间内,遭到6次大破坏,经历21次调整。

河北基层*组织和*员的扎实工作,影响深远。

自年建立了中共*支部,著名的“保二师”(原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团员深入河北53个县的农村,先后在29个县建立了*支部。

年8月平山县第一个中共*组织——霍宾台支部委员会诞生,平山逐渐成为一片革命的红色热土。这里,走出了“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这里,孕育出革命圣地西柏坡。

“一个*员就是一颗火种,落到哪儿哪里就会点燃一片革命的星星之火。正是河北早期共产*员的对*忠诚和努力工作,才换来了河北早期*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使燕赵大地的革命星火呈现燎原之势,为后来河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阎丽表示。(文/河北日报记者周聪聪)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旗谱星火燎原大名七师的播火者河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