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丝网
丝网是安平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是河北省首批4个省级智慧产业集群之一。经过多年传承创新,产品已发展到6大系列、个多品种、多种规格,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石油化工及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编织类丝网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安平县拥有丝网工贸企业2万余家,其中规上丝网企业家,占全部规上企业的86.2%;丝网从业人员21万人,拥有各种丝网设备5.2万台(套),辐射带动周边10个市县从事丝网行业。年,安平丝网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5%,带动外来务工人员10万人;丝网产业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均达70%以上。
发展历史
起始阶段
安平丝网工业始源于绢罗加工,已有多年的历史,县内起源地为黄城乡唐贝村,早在明弘治元年(公元年),该村就有织绢罗者。光绪二十六年《深州风土记》载:“安平之绢皆一境独胜,如此比者不能多也。”当时安平绢罗加工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在天津、内蒙、东北等地设有数十家商庄,与“五洲商旅交游”,“外国颇喜用之”。
安平丝网史料
奠基阶段
民国7年(年),在天津行医的安平县香管村人(民族实业家)徐老山先生,将日本的金属丝网生产技术引入河北安平,并在香管村办起了安平县第一个金属丝网厂。自此,安平开始有了金属丝网生产。之后,又有数村相继办起了铜铁罗工厂。民国17年(年),安平县内先后开设了民生号、永安号、天生号、益生号等铜罗厂,日本侵华期间,铜罗厂均遭到破坏,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徐老山安平丝网鼻祖
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大力支持、引导鼓励下,铜铁罗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于50年代,先后建起了安平县国营拔丝厂(由实业家张广林等人发起经营管理)和城关、油子、何庄、角邱四个集体所有制罗厂。这一时期,是安平金属丝网发展起步的重要时期。
快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发展丝网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安平丝网工业开始复苏,丝网生产掀开了新的篇章。年6月24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刊登了介绍安平丝网悠久历史及发展状况的文章。同年9月28日,“安平丝网之乡”作为新闻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极大地提高了安平丝网在全国的知名度。年安平丝网被国家科委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国家星火计划。年,全国首届丝网产品订货会在安平召开。进一步扩大了安平丝网的影响。年9月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和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将安平列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为安平丝网业的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年9月安平县、也是原衡水地区第一家三资企业――安菲丝网有限公司在安平建成。年5月河北省第一家在国家计委立项地市场建设项目――投资2亿元的丝网大世界开工建设,并于年开始投入运营,年市场交易额已达38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网产品经销中心。年9月8日,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安平“中国丝网之乡”荣誉称号。年10月22日命名安平县为“中国丝网产业基地”。年9月命名安平县为“中国丝网产销基地”这一个个载入安平丝网史册的事件,标志着安平丝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发展现状
目前,安平县成功创建国家级丝网实验室,被确定为安平丝网行业示范基地和河北省首批9个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县、4个省级智慧产业集群之一,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5家,先后参与起草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7项,累计授权专利项,位列全国电商百佳县第16名,其丝网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编织类丝网的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的80%以上。在国内外设有销售门店1.3万多家、贸易公司多家,在外经商人员4万多人。产品出口全部覆盖到“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在当地设立工厂或销售处多家。通过自营出口、代理出口等方式,每年出口约1.8万标准箱,外贸出口交货总值超10亿美元,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中国丝网织造名城”“中国丝网之都”等荣誉称号,享有“世界丝网看中国,中国丝网在安平”的美誉。
安平国际丝网博览会自1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20届,逐步成长为集成果展示、贸易洽谈、产业转型、科技创新、高峰论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一体的国际盛会,成为*中央、国务院审批保留,河北省境内7个省部级展会之一,也是全球唯一的丝网产业盛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