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两水的弘扬之一
——两水村伏龙寺纪略
两水伏龙寺,坐落于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村西缠坡坪下,东望武都城,西迎白龙江,南临凤凰山、北依青峰山,兰渝铁路、武罐高速近在咫尺,国道擦南麓而过。
伏龙寺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修建的陈家寺(虽名为寺,实则发挥祠堂功能)。据陈家寺碑记载:两水陈氏先祖——陈洪寿,为避四川战乱,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携妻、并二子(后二子分别在当地娶妻立家,各生三子,后分家为今时两水陈氏之六房),背琉璃释迦牟尼佛一尊,于明万历元年(公元年)从四川绵阳大槐树下陈家庄(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乐安镇陈家庄村)出发,翻山越岭,历尽艰辛,迁来阶州两水落户,建立起陈家寺,并立碑纪念。先祖之所以向北移民至两水,是因为当时两水地区受崇山峻岭的阻隔,与中原、西南地区相比战乱较少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而且地势开阔,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白龙江畔,阡陌纵横,稻麦两熟,便在这里安家定居,并建立标志性建筑——陈家寺。该寺为两层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地点在今两水村旧街中心(即现尚明社建房地址)。由二人合抱的八根明柱坐基,二层为大雄宝殿,楼下为集市中心,是西和、礼县、徽县、成县各地贩运棉花、粮食的重要集散地。大殿为重檐展翅歇山顶,上盖琉璃瓦,与阳光交相辉映,闪闪发光,顶部二龙戏珠,四角为龙口御红球,欲欲腾飞的龙头雕刻,细腻而生动,下掉风铃,风吹玲响,金装彩绘的建筑,各个部位错落有致,各种纹样的奇花异草、百鸟朝凤、丹青画、花蕾雕刻装饰富丽,配置均匀,色彩夺目。寺院两侧装有宽大的木质扶梯,拾级而上,直达殿内。大殿内莲花台上安放着先祖从四川绵阳老家背来的琉璃释迦牟尼佛,慈悲庄严,面目圆润清秀,色彩明丽和谐,低眉慈颜,东西两排塑有十八罗汉,有的沉思静生,有的威武庄严,有的慈悲含笑,有的横眉怒目,望人生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罗汉旁安放着宽约2尺、高约3尺的石碑,记载着先祖从四川绵阳迁徙至两水定居的过程。整体建筑精美,气势宏伟,佛殿清脆悦耳的钟磬声与屋檐下的风铃声,此起彼伏,法音长流,不绝于耳,常年香烟缭绕,香火旺盛,庇佑着陈氏子孙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福寿双全。可惜,世事变幻无常,历时四百余年的古迹在年被毁。
斗转星移,寒暑往来。陈氏先祖初来两水,呕心沥血建造的标志性建筑——陈家寺被毁以后,后代子孙在追忆祭拜先祖时,总是刻骨铭心的怀念和追忆先人的杰作——陈家寺,因为这是佛法传入两水的历史见证,也是历史延续,代代传承的产物,也是不可复制的珍贵的陈氏文化遗产,更是后代子孙认知情感归属的灵魂。
改革开放迎来了佛教发展的春天,宗教开放政策落实。年,由陈安平、黄天亮、王佛庆、张刘生等佛门居士感到因缘成熟,当机立断,即刻向武都县佛教协会暨张存福会长申请恢复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陈家寺(因为新建寺院一律不予批准),张存福会长爽快地答应并要求尽快申报有关材料,争取早期批准。不几日,材料批准下来,王佛庆、张刘生、黄天亮、陈安平等发起人,感到非常荣幸,又责任重大,遂立下“老牛明知夕阳斜,不用拍鞭自奋蹄”的誓言,奋发图强,积极筹备修建寺院。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时过境迁,陈家寺原址已房屋建满,原来的街道成为小巷,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大家商议,在位于两水镇两水村西青峰山缠坡坪下、两水村三社瓦厂旧址,购买土地3.22亩、筹款16万开始动工建寺。万事开头难,没有房子,居士们在空地上用了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锅,凑来米面,边化缘,边施工,生活艰苦,可想而知。但大家意志坚定,大战晴天抢雨天,不怕苦、不怕累,到年已建立起念佛堂并宿舍、库房、厨房共14间,接着又迎请佛、菩萨圣像5尊,其中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为铜像,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为塑像,云板、木鱼等各种法器一应俱全,经声佛号不断,佛事日渐昌盛,道场初具规模。陇南市武都区佛教协会张存福会长多次亲临指导工作,感到“陈家寺”含义较狭,建议改名为“伏龙寺”。
建寺伊始,伏龙寺即礼请马街崖寺儿住持释圆林主持佛寺,当时僧人奇缺,不到两年,又被后坝村金光寺请走。直到年7月,才有礼请马街大李家寺住持释昌须,让他有余时间照看管理伏龙寺,可惜刚到年不到一年就往生了。也就是从年到年近十年间,基本是居士自己管理寺院,并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居士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由王佛庆主持工作、陈安平管理财务担任会计、陈利强任出纳,做到责任到人,见见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之后,又先后请来释振利、释果海驻锡伏龙寺。
自伏龙寺建修以来,广大居士、信众秉承爱国爱教的原则,践行“仰止唯佛陀,成佛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各真现实”的人间佛教思想,因为现代佛教首先完成人格,做一个好人,人类社会才能逐渐地佛教化人间,人间净土才会现实中真正建立起来,这才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不是佛教的人间化,而是人间化的佛教,即以奉行五戒、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的佛法来化导人间,让从人人建立起佛教的人生,从而建立起人人和谐共生的人间净土。
自从释圆林法师走后,伏龙寺由居士们自己管理,因为居士是佛教主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佛教的助推力量,也是出家僧人培育的摇篮。短短几年有十多位居士,熟练敲打唱念,在家菩萨戒居士十多个,培育出家僧人释昌须(陈谢林)、释振成(张刘生)、释振心(黄天亮)、释振僧(王福全)、释振利(尚宗平)、释振觉(王老三)等六位出家僧人,为佛教注入一支新生力量。但是我们不求人人出家,“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修行就是修心,教人断除妄念“,断除烦恼,从中获得智慧,终得爱,终得感恩,将贪欲放下,或贪心,或妄心,以获得内心解脱,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有些人出家,抛下妻子儿女,其实也是抛下一大堆问题,心是不会安宁的,会给自己增添新的烦恼。正如《坛经》所说:“若欲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不管在家出家,变的是环境,其实心没有变。有了正见,做任何事都是修行。
两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青峰山下,白龙江畔,风景秀丽,清风密林。十多年来,两水伏龙寺遵循“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在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净化社会,坚持不懈,处处生机,已绿树成荫,苍松翠柏,云雨吞吐,奇趣天成,气势磅礴,万竹生辉。
自释果海、释振利二位法师驻锡伏龙寺以来,佛事周隆,法运昌盛,依教奉行,每日佛号不断,志求净土,每到佛菩萨法会,为众祈祷,坚信权威,佛力加持,不可思议;众生之福,不可思议!
两水伏龙寺祈盼有缘随喜安住,同种善报,共证菩提!
部分图片为网络配图,非实景拍摄。
陈安平,年生,武都两水村人。自幼随父亲接受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早年毕业于天水农校,毕业后先后在武都安化税务所、月照供销社、五库供销社工作,后调至武都白鹤桥电厂,直至退休。从年开始学习大乘经典,年皈依释光妙法师,年拜释谛行法师先后求受五戒和在家菩萨戒,法名理觉。依教奉行,朴实笃行,致力于佛法修学与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