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八闽文脉向海洛阳桥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
TUhjnbcbe - 2024/5/15 8:10:00
刘军连治疗hpv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26/9367824.html
年7月25日,是泉州申遗成功两周年的日子,也是第二个“泉州世界遗产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泉州22个遗产点之一,耗银千万两的宋代超级工程——洛阳桥,它是体现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泉州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孟凡萌摄)公元10到14世纪,泉州以“刺桐”之名崛起,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宋元时期更是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与安平桥、顺济桥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作用。泉州自古以来港口众多,海外贸易发达。这是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的古船模及古代航海路线地图。(来源:泉州晚报)在泉州人的生活中,洛阳桥是重要的文化精神符号。泉州民间有谚语: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从这句谚语不难看出,泉州人对于洛阳桥的偏爱。当然,洛阳桥也确实配得上泉州人的这份厚爱。洛阳桥全景(来源:泉州市洛江区摄影协会)江水湍急不易造桥据有关部门统计,泉州至今可考的古桥有座,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建于唐代,而未见于文献记载又湮没无迹可寻的古桥尚不可胜数。不管是数量还是技术,泉州的古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称。特别是以洛阳桥、安平桥为代表的泉州古代桥梁,共同成就了泉州在福建乃至中国桥梁历史上的美名。洛阳桥也叫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北方向约10公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据宋代程大昌所著《演繁露》记载:每潮来,人辄病涉,蔡端明君谟守泉时,伐石跨而桥,自书桥旁石曰“万安渡桥”。然蔡公自命为“万安”,而土人以及地方皆以“洛阳”称之。清·陈伦炯《海国见闻录》标有洛阳桥(来源:泉州网)泉州城是“两江夹一城”的城市,洛阳桥建在城东北的洛阳江上,是海港城市对外交通的必然选择。洛阳桥也叫万安桥(来源:闽南网)明代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8·地理·桥梁·泉州府·晋江县·万安桥》载: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阳”。在洛阳桥尚未修建之时,这里原有古渡口——万安渡(亦名洛阳渡)。在没有洛阳桥前,万安渡的潮水如瀑悬空、汹涌叫嚣。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上流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五代清溪(即安溪)县令詹敦仁曾到渡口亲身体验过,并在《洛阳渡看潮有感钱塘潮而作》一诗中曰:初看一线白如毫,雪拥银山万丈高。谁识英雄忠愤志,至今海怒激成涛。宋时,泉州港成为东南四大贸易名港之一,每天都能看到帆樯林立、百舸争流的场面,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东北交通要冲的万安渡却依然一遇风潮就陷入半瘫痪状态。在这里,每年都有舟船遇难,商旅“往来畏其险”。从宋庆历年间(—年)起,为尽快改变万安渡口“舟楫沉江底”“人或为鱼鳖”的现状,泉州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在渡口上筹建桥梁。年,时任晋江知县李待问所题的“万古安澜”石刻。(来源:泉州文旅)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可惜这里每遇涨潮,江面宽阔,波涛汹涌;退潮时水流湍急,暗礁密布,建桥难度太大。李宠建浮桥的尝试,终告失败。清代乾隆《泉州府志》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而建桥需要愈形迫切。然而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水面广阔,泥沙之深莫测,建桥又谈何容易。洛阳桥晨曲(杨福安摄)迎难而上搭建“长虹”泉州人素来爱拼敢赢,在修建洛阳桥的过程中,这种愈挫愈勇的性格,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李宠“甃石作浮桥”失利之后,宋皇祐五年(年),泉州开元寺僧人宗已和郡人王实、卢锡又“倡为石桥”(《福建通志·津梁志·泉州府》)。在当时,受造桥技术水平的限制,搭建一座超长的跨海石梁桥难若登天。因此,始于皇祐五年的这次造桥并不顺利。资金、技术、人力……大量现实的问题层出不穷,洛阳桥的建设工程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直到嘉祐三年(年),蔡襄任泉州太守,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为筹措资金,他与母亲卢氏带头捐资建桥,社会各界纷纷响应支持,造桥资金很快筹集到位,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年)十二月建成。从皇祐五年(年)始建至嘉祐四年(年)建成,前后历时6年多。洛阳桥是官方主导、全民合力建造大型交通设施的典范,也是古代大型石桥建造的工程杰作。桥梁专家茅以升甚至称赞“洛阳桥为福建桥梁的状元”。蔡襄石雕像挺立于洛阳桥头。(来源:泉州晚报)完工后的洛阳桥“累趾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全桥用花岗岩筑成,犹如长虹横卧于江,十分雄伟壮观。洛阳桥建成后,方便了陆海联运,极大地扩展了古泉州港北向腹地,泉州与福州、江浙一带直至全国的商贸活动得以顺利展开。洛阳桥与古刺桐港系列码头、航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航海交通设施体系,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名桥名祠共书历史大桥落成时,蔡襄设宴庆功,并亲撰《万安桥记》勒石碑立于桥头,短短个字,把建造时间、规划、耗资、作用及主建人员都扼要记明。他把参加建桥者的姓名刻于碑上,却把自己的作用轻描淡写地以“合乐”二字,一笔带过。洛阳桥上的碑刻多有提及蔡襄造桥之功。(吴拏云摄)《万安桥记》现存碑刻有二,一为北宋原刻,原露天立于洛阳桥岸左。宣和间(—年)由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蔡襄祠内。此碑不仅书法雄浑朴茂、端庄沉稳,而且文字精练,镌刻精致,被今人誉为文、书、镌“三绝”;另一为年摹拟原作重刻。《万安桥记》碑书法雄浑朴茂。(来源:泉州网)泉州文史学者陈泗东曾为洛阳桥赋诗:唐水唐山怅落洋,海天遥忆荔枝香。行人恰似南归燕,一到名桥是故乡。如今,在洛阳桥桥南尚存蔡襄祠。据说该祠始建于北宋,是郡人为纪念蔡襄而兴修的。该祠首进大门门楣上匾额书写着“宋郡守蔡忠惠公祠”,两边有柱联“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为晚清探花郎黄贻楫所题。蔡忠惠公祠内有碑廊。(来源:泉州晚报)祠前左、右各有高大碑亭一座:其右侧为清代福建陆路提督张云翼所撰《重修蔡忠惠祠碑记》及怀蔡忠惠公七古长诗。倾沥血汗功德巍巍人们不只怀念蔡襄,同样也对造桥有功之人,如义波、宗善、卢锡等惦念不忘。在现今洛阳桥北的昭惠庙内,还在敬奉协助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义波和尚,并有一对藏头联:义高皆俊杰,架桥六载挥西日波静有豪贤,留绩千秋耀北星昭惠庙曾由蔡襄扩建,比洛阳桥的历史还久远。传说修建洛阳桥期间,这里就是蔡襄的“造桥指挥部”。(来源:泉州晚报)除了《万安桥记》上记载有名有姓的造桥者外,还有很多同样贡献过自己力量的劳动人民。茅以升就曾说过:洛阳桥这样艰巨工程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不少桥工巨匠的贡献,不能把它只归功于蔡襄……参加工程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倾沥血汗,虽然《桥记》不载其名,但其功德巍巍,与桥共存,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杀的。——《洛阳桥》(《文物》,年第1期)蔡襄雕像挺立于洛阳桥头。(陈起拓摄)贤士名流褒赞有加洛阳桥现存全长约米,桥宽约4.5米,主体桥段为47孔,有45座石墩,依托桥中部一自然小岛(中洲)分两段式建造。石桥梁板系巨型条石,桥面左右翼以望柱、扶栏。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条:创造了“筏形基础”法。往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填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基础,再在桥基上立桥墩,这一构造类似于现代建筑构造中的“筏型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古桥基础的稳定性。桥墩部分被建造为船尖造型,这有利于缓解水流对桥身的冲击。直到19世纪末,世界各地在现代桥梁工程中才开始采用“筏形基础”。创造了“养蛎固基”法。利用牡蛎可以在岩礁间密集繁生的特性,在桥基上人工养殖牡蛎,牡蛎的附着起到了加固桥基的作用,增强了桥整体的稳定性。这种把生物学与桥梁建筑学相结合的固桥技术,在历史上是首创。《海错图》所绘牡蛎。《海错图》是由清代画家聂璜绘制,书中描绘了多种海洋生物。(来源:《海错图》)百年前洛阳桥旁的牡蛎田(资料图片)创造了“浮运架桥”法。石桥梁板为整块条石,呈纵向排布,架设在下方桥基上。条石最长可达11米,宽0.98米,厚0.8米,重达10余吨。这么大的条石是如何运送和建造的呢?智慧的古人首创“浮运架梁”技术,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退潮时,用木浮排将石材运送至两个桥墩之间的恰当位置;涨潮时,水面将浮排和石材整体托起,调整安放至桥墩;再待退潮时将浮排移走,完成桥面大条石的安放。“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说的正是这种施工法。洛阳桥首创的“筏型基础”“养蛎固基”“浮运架梁”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桥梁史的一个创举。这些精妙的工程技术共同造就了这一工程奇迹。石桥和牡蛎互相依存、互相支撑着走过千年时光。(刘闽生摄)洛阳桥建成后,变天堑为通途,大大方便了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洛阳桥大大方便了交通往来。(杨福安摄)古往今来,众多贤士名流都对洛阳桥的雄伟壮观以及它不朽的历史贡献,予以肯定、赠以褒美。宋时,泉州知州陈偁曾作诗云: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岛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长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题泉州万安桥》南宋理学家刘子翬亦在《万安桥诗》中赞曰: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雄如建业虎城峙,势若常山蛇阵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景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明代戏曲家、书画家顾大典亦有诗云:沧波欲尽海云垂,千尺晴虹挂水湄。寂寞寒潮自来去,行人惟说蔡公祠。——《咏万安桥》洛阳桥犹如长虹横卧于江上。(来源:泉州网)闽南丰碑雄屹史册洛阳桥的非凡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桥”本体。石塔、石将军、月光菩萨、石刻碑文、摩崖石刻、蔡襄祠、昭惠庙……分布在桥体及四周的众多文物古迹,无不彰显它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桥上的宋代石塔刻有“月光菩萨己亥岁造”等字。(来源:闽南网)桥上的石将军(来源:闽南网)洛阳桥两翼的镇风塔。(吴拏云摄)洛阳桥中庭(肖新文摄)千百年来,从官方到民间,泉州社会各界都悉心守护洛阳桥这一文化遗产。宋、明、清、20世纪40年代、20世纪90年代均有修葺。宋绍兴八年(年),因飓风侵袭,桥体遭受毁坏,郡守赵思诚作了首次修缮;明宣德年间,泉州知府冯祯命巨贾李五(字俊育)捐资修桥,泉州通判朱旭“命僧正淳主其事,累石增高三尺余”;清康熙二十二年(年)三月,总督姚启圣、提督万正色也曾重修洛阳桥,当年十二月竣工……正是有这么多前人对于古桥的关爱、维护,才使我们至今都能行走桥上,感受千年史迹流传的遗韵。古桥夜色(叶晓峰摄)“按照文物修缮的‘最小干预’等原则,我们沿用古桥干砌的传统工艺,令构件自然合缝,再以‘种蛎固基’进一步提高古桥的整体性与稳定性,经过保护修缮,让古桥再现历史风貌。”福建省文物专家库专家刘大山曾在20世纪90年代主持完成洛阳桥修缮工程。三十年过去,当时的经历仍令他感慨万千,这一轮修缮共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刘大山回忆道,由于洛阳桥地处入海口,潮涨潮落不适合围堰,所以大家不分日夜,利用退潮的时间进行修缮工作。有时,施工人员会在河床上发现遗落的构件,这些构件不是挂满滑溜溜的泥土,就是长满了外壳锋利的海蛎,大家利用退潮时段用抽水机抽海水冲洗,这样施工人员才使得上劲把构件打捞上来。修缮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十足的耐心、细心,以及极高的技艺。泉州洛阳桥旧影像(泉州罗克照相馆摄)除了历朝历代泉州人细致的修缮外,近年来,泉州也陆续完成了洛阳桥两侧清淤,桥南古街、洛阳古街改造等环境整治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文物保护巡查制度、文物保护村规民约、监控监测平台等措施,实现了对洛阳桥全天候、全方位的保护。年1月13日,洛阳桥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闽南网)洛阳桥作为一座千年古桥,如今依然飞虹横亘,不仅雄屹于泉州洛阳江边,也屹立在了世界桥梁建筑发展史上,为人们留下了一座可供瞻仰的丰碑。它传承诉说着泉州海纳百川的精神气质,继续谱写向海而生的辉煌篇章。“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时至今日,行走于洛阳桥上,我们仍然会为这屹立千年的“超级工程”感到震撼,它凝聚着古泉州人的技艺与智慧,也印证着千年世界海洋商贸的辉煌历程。在泉州人建成洛阳桥这座跨海大桥之时,欧洲尚无跨海石桥。(苏德辉摄)专题策划:“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闽文脉向海洛阳桥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