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衡水市各区县市历史八景深州市篇
TUhjnbcbe - 2023/8/12 21:29:00
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 http://m.39.net/pf/a_4613578.html

据《深州风土记》载,深州古八景为:吴庄新市、博陵旧治、束鹿晴岚、滹沱春潮、凌消暮蔼、芜蒌夕照、房渊飞燕、衡水归鸿。

—1.吴庄新市—

据《直隶州志》记载:“明永乐十年(年)七月,霪雨浹旬,滹沱和漳水并溢,浊浪排空,居民骇散,城郭坊市,公房民舍,顷刻无存。”又载“公萧伯辰始至,乃遍历其州,相地之宜以图之,于是去州北三十里曰吴庄,广袤爽垲,周回翕聚,宜为州以居之,民且道里甚近,便于迁徙而不劳也,遂进诸父老而谋之,众皆大悦。公即日疏闻于朝,以永乐十年七月既望(七月十六日),告其州人之迁焉。”

萧伯辰所建的深州城,开始十分简陋,后随着各任州官扩建改建,规模不断扩大,日臻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商业贸易日趋繁荣。“吴庄新市”即是指当时集市的繁荣景象。明代吏部尚书兼太子太师王直有诗赞吴庄新市:

太守新城郡,民居乐治康。

桑麻还蓁蓁,黍稷正穰穰。

山色当帘好,棠阴绕舍凉。

行春因露冕,五马暂徜徉。

—2.博陵旧治—

汉高祖刘邦时设下博县,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又称博陵、陆泽、静安等。“博陵旧治”的遗址在今下博村,曾因建有“白衣老父祠”而闻名。

西汉末年,朝局动荡,战乱频发,刘秀遭王郎追杀。

据《汉书》载,刘秀自蓟南奔,至下博城西,时夜幕降临,慌乱中迷失了方向,不知所往,正惶惑间,忽一白衣老父在路旁说道“努力,信都郡(现冀州)仍在汉将掌握之中,去此八十里。”刘秀照所指方向,逃得性命。

刘秀称帝后,感念其指路之恩,下诏在下博城西建起“白衣老父祠”。其实,当时的下博县城在今康王城村。

据《元和县郡志》记载下博县,南距冀州一百里,故城在县南二十里,即光武失道处。“县南二十里”即康王城村。

而隋、唐、宋三代下博县故城遗址,在下博村。因县城屡迁,白衣老父祠亦随治迁移。“博陵旧治”永载着一段沉重的历史,传送着一个善良的传奇。

明代王直曾写诗《过深州故城》:

地古川原在,城荒市井存。

人烟疏映郭,树色远连村。

禾黍秋云绕,牛羊日暮喧。

依然问风俗,淳朴似桃源。

—3.束鹿晴岚—

束鹿(今辛集市)在深州西,束鹿界距深州城约十公里。滹沱河便是经束鹿县流向深州的。

“岚”原指山中的雾。深州、束鹿,均地处平原,此处指因日照而地表水蒸发所形成的雾,但此雾非浓雾,而是薄薄淡淡,如蝉翼轻纱。

“束鹿晴岚”是指在晴朗的日子里,西向束鹿方向眺望,眼前景物被包裹在轻烟般的薄雾里,迷迷蒙蒙,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给人一种含蓄的美。

—4.滹沱春潮—

其遗址在今王家井镇河辛庄附近。

据明成化《重建禅林寺佛殿落成记》碑文载“深州南四十余里,地名河辛庄,阛阓处也。人烟繁庶,地产沃饶,前有广丘,后有滹水,乃耸拔清幽胜地。深志八景,此其一也。”

《深县文史资料选辑》刊载了董国祥的一篇关于“滹沱春潮”的文章,称“广丘”为一土山,东西南北各约四华里,最高处四十米。这在坦荡无垠的大平原上极为罕见。

此处为滹沱河故道,滹沱河于清同治十三年(年),经安平、饶阳向西南积水成湖。文章中说“这些故地遗迹,直到年还依旧保存,每逢大雨之年,大小河流故道淌水东流,西泊积水,清澈见底,天光云影美景如画。”

丘上及湖泊周围又广植树木,素来凌消河开,阳气上升,站在丘顶眺望,更见春潮涨满、梨白桃红、柳絮飞花,堪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明代南京礼部尚书王英曾作诗《滹沱河》:

长河二月半,雪霁断冰开。

但觉波涛至,犹疑风雨来。

飘摇野艇渡,荡漾白鸥回。

望极平沙际,春光净绿苔。

—5.凌霄暮蔼—

其遗址在今北溪村乡凌霄村一带。

相传刘秀走国由北南逃,时值冬日,天寒地冻,逃至滹沱河边,此时水已结冰,因后面追兵甚急,只好涉险踏冰渡河。

刚刚登岸,后面王郎率追兵已赶到,正危机时,没想忽然暖风吹起,河中冰凌消融,河水滚滚向东流去,把追兵阻在对岸。

故留下一个“风飘凌消水大流”的美丽传说。依据此传说,河岸的三个村子,亦分别改名为冯(风)飘、凌霄(消)、大流,并沿用至今。

此说虽是传奇,但和史实十分契合。

据《后汉书·冯异传》载“光武自蓟南驰,晨夜草舍,至饶阳芜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饿,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昨得公孙(冯异字)豆粥,饥寒俱解。”由此可见,文中的“时天寒烈”,亦即冬日。

刘秀称帝后,后人为纪念此事,在渡河处建庙宇,谓之“汉世祖庙”。

过去凌霄一带地势不平,多为高高矮矮的土丘,白日经太阳光暴晒,每到黄昏,便有薄薄的轻雾升起,此时,站在“汉世祖庙”前,望着这迷蒙夜色,回想起当年的金戈铁马,让人恍若隔世,遐想多多。

明代诗人黄寿生有诗为叹:

浩浩寒流急,茫茫晓望赊。

绿洲迷杜若,碧浪泛桃花。

川树烟中没,云帆鸟外斜。

欲寻冰合处,弥漫失津涯。

—6.芜蒌夕照—

深州城内古有芜蒌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年)。明万历年间改建,位于城东南隅城墙之上。

该亭为六角亭,五面虚敞,一面成壁,飞檐微翘,红柱托顶,筑有短栏,可供游人小憩,亭前有龟驮石碑,上刻“古芜蒌亭”四字。

东侧与“奎光楼”(砖塔,州民俗曰“拴马橛”)并列,巍然耸立城头,十分宏伟秀硕。

汉时饶阳亦有芜蒌亭,为刘秀走国,冯异进豆粥处。

据《明深州芜蒌亭记》载,明嘉靖二十三年,巡抚御史胡汝辅来深州,见旧志说芜蒌亭在饶阳,又说深州城外滹沱河为害之频,旧城遗址淹没(深州旧城原在今贾城西一带,明水乐年间被淹,乃迁至今治)。

遂由州官陪同到城南二十五里滹沱河畔察看。站立河堤,谈及昔日项王令盟洹水,洹人为记其事,在当地建起会盟亭一处,颇有感触,称项王都有人纪念,何况光武以帝王所历而无以识其遗迹乎?遂议兴复旧亭一事。于是在深州城内建起芜蒌亭。

过去深州城为水城,城外有堤,堤外环水,水边种柳。黄昏时分,立于亭中,向西眺望,只见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垂柳依依、婆娑起舞、鸟雀嬉戏、莺啼百啭,更有一轮落日烧红天际,灿灿如霞,种种美景,美不胜收。

古有密城人李龙光作深州故城和芜蒌亭的诗句:

千载兴衰已渺茫,芜蒌兀对野云荒。

滹沱水际晴波绿,恒岳无边树色苍。

建武君臣留胜迹,博陵城郭几沧桑。

惟馀道院餐霞客,暮鼓沉沉伴夕阳。

据载,芜蒌亭亭壁上还有一首诗,作者孙士美,明崇祯十一年(年)来深州做官。

次年十一月,清兵攻深州城,城破,知州孙士美独自走进芜蒌亭,在墙壁上作绝命诗一首,诗云:

敌骑绕孤城,无援定不平。

君亲本至性,南北总关情。

此日鱼书急,何时鹤泪清。

寄言青史上,莫载罪臣名。

诗毕,遂转身抽刀自刎。

—7.房渊飞燕—

房渊,指深宅大院之房屋林立,犹如浩渺之渊。深州城迁至吴庄后,在城中新建东西主街,州衙亦建在此街中心。沿新街两旁,州城百姓纷纷修宅建园、巧饰门面。

甫一两年,便商号林立、铺面联排,新街一派盎然生机。

当时州人屋顶皆为木结构,飞檐斗拱,安静隐蔽,燕子来时,尤喜在此类房屋衔泥筑巢。

深州民众厚德积善,乐与燕子同檐而居,从而招来更多飞燕筑巢。

久而久之,屋前舍后,燕子穿梭,凌空来去,身姿轻盈,呢喃成趣,形成深州城内“房渊飞燕”的动人景致。

同时表达了深州人民对燕语吉祥的美好憧憬及与天地万物融洽相处的良善情怀。

—8.衡水归鸿—

衡水,在深州之南。“衡水归鸿”,指从衡水方向飞往北方的大雁。大雁为候鸟,秋去,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飞至南方越冬;春来,则又飞往北方,繁衍生息。

此处所指衡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的衡水县;二指漳河,因漳河河水横流,古时“衡”与“横”通用,故漳河又称衡水。

漳河曾在深州境内流经数百年,深州城所以迁至今治,就是因为“滹沱、漳水并溢”,把旧城淹没。

《水注经》载“长芦水又北经下博故城西,又东北历下博县南。”

《太平寰宇记》称“后魏移县治于衡水北,去今县二十里,俗谓之故县城。”这里讲的是古下博县城从康王城村到下博村的迁移,这里所说的衡水,即是指的漳水,亦即《水注经》中所说的长芦水。

由此可见,在后魏时,漳河水是由康王城西沿东北方向流经下博村南的。

因南面有滹沱、漳河两条河,且河水经常泛滥,故留下许多水泊湿地,且南面至远处有衡水湖,此均为候鸟的栖息处。

当成百上千只大雁结伴往北飞,场面宏大壮观。

古深州八景前两个字点明地点,后两个字描述景况。既有动静之态也有声色之美,朝夕气象不同、四季景色不ー,再加上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古深州八景闻名遐迩,令人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深州八景逐渐湮没在历史红尘中,不复存在,在深州人的记忆里渐行渐远。

作者/来源:爱生活的艺琪宝爸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衡水市各区县市历史八景深州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