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聚焦运河文化,传承齐鲁风韵暑期 [复制链接]

1#

运河行

阳谷至

阳谷运河三镇行

记忆中·大运河

金七级,银阿城,古来张秋接黄河。水迢迢,聚商客,码头栉比,帆樯林拥。昨、昨、昨!

寂静街,荒码头,小城古色意难留。旧闸出,缓湾过,一河水利,闲度春秋。落、落、落!

——巩汝龙·钗头凤

京杭大运河会通河阳谷段,开凿于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年),南北纵贯阳谷县域东部,南起张秋金堤闸,向北穿阿城镇,经七级崔庄自李海务闸流入东昌府区,全长29.75公里。阳谷段属运河北上过黄河后的漕运首段,地处交通要冲,北望京师,南系江淮,左右襟鲁豫,是数百万石漕粮转输的必经通道。因该段河道地势南高北低,为节制水流,保证漕运畅通,自元元贞二年至元大德六年依次修筑七级上下闸、阿城上下闸、荆门上下闸等多处水工设施。

民国三十一年阳谷县四境图(图源:《阳谷县志》)

阳谷县水系示意图改绘《清代京杭运河全图》

自元会通河开通后,阳谷县张秋、阿城、七级三镇借航运之力,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成为运河沿线上的商贸重镇,为水、陆、南北、东西交通之枢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野马尘埃,三镇漕运的繁华早逝,但是大运河所遗留下的痕迹渗透到了沿河三镇每一寸土地。

前传:阳谷县文旅局

为了对阳谷县运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在赵红光老师引荐下拜访了阳谷县文旅局,陈局长和李主任给了我们大量的指导,生动地讲述了大运河申遗的故事,详细地介绍了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四点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也为后申遗时代地方在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方面面临的诸多掣肘而焦急。交谈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大运河的保护、建设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涉及到多部门的联动,需要明确的部门统筹,同时管理、资金、土地......这是县、镇等单位面临的直接的迫切问题;更加体会到两位对地方乡土文化的热爱,希望可以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东风,打破现有桎梏,让阳谷段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再上新的台阶。

这次阳谷文旅局之行,让我们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到了运河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思虑良多,久久不能平静,陈局长和李主任无私分享也让我们的访谈成果远超想象,也因为两位搭线,阳谷县运河三镇的调研活动更加顺畅有据。

阳谷文旅局李主任与宋老师进行热烈讨论

阳谷文旅局领导对我们的调研图纸进行指导

与阳谷县文旅局调研合影

运河三镇之七级

七级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东北区域,是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自聊城东昌府区进入阳谷县的第一站。七级镇历史悠久,曾名毛镇,后因运河渡口筑有水下十级、水上七级台阶,故名七级。明清时期,七级镇作为典型的运河市镇,是重要的漕粮转运码头,有着“金七级”之名。当时七级镇的城镇格局已颇具规模,建有六门四关和六纵八横十四条街巷,势若棋盘。其运河穿境,交通便利,成为运河沿岸的商贸重镇,河中船只帆樯林立,岸边店铺铺面相连,商贾云集,络绎不绝。

七级镇鸟瞰图

重修难掩街凄凉

七级镇文化站王站长带我们来到运河古街,带着对“金七级”的向往翘首以盼,却发现满目疮痍,昔日繁华不在,空余今日萧条之境,恍如隔世间发现牛腿柱、随意堆置路边的古石在倾说着过往的繁荣。东西走向的古街东起点是乡村记忆陈列馆,展示了七级的历史和时代记忆。古街两侧翻新的商铺静默着,何时再现人影攒动的场景不得而知。

七级运河古街

七级乡村记忆陈列馆

路边赑屃

古街西端便是七级码头,于荒草掩映中诉说着无奈。七级上下闸的周边环境更是如此,沿运河向北为七级下闸,现已重建为北大桥,河两侧植物茂密,运河风貌全然被隐藏;向南为七级上闸,其遗迹不见踪影,根据古河道交汇点以及道路、植被走向等判断了大概位置,顺着村中老人的指引,穿过茂密杂乱的植物,越过泥泞的道路,疑似月涵遗迹的地段满是垃圾,刺鼻的气味拒人千里之外。至此,七级之行结束。掩卷时,脑海中河岸两侧大量空置仿古建筑的景象挥之不去。七级镇的繁荣得益于运河,同样也会随着漕运废止而商贾离散,或许“渠道复成,通航有日,镇之复兴有望矣”。

七级码头(十七级台阶)

七级码头周边环境

七级下闸

七级下闸(北大桥)

七级上闸遗址

七级上闸周边环境

运河三镇之张秋

古语云“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里所说的就是古人对于京杭大运河上四座著名商埠的描述,“临”指临清,“张”即为张秋古镇。张秋镇在五代时称张秋口,宋元时为景德镇,元代开会通河开挖穿镇而过,张秋所在,同属三县(寿张阳谷东阿)管辖,接黄河通漕运,地处水陆要冲所在,虽仅为一镇,却有“小苏州”之名。明代因治河成功,皇帝又赐名为安平镇。根据《寿张镇志》记载城中有九门九关厢、72条街、82条胡同。运河从中通过,分为东西二城,有城墙环绕,环城有护城河。张秋镇全盛之时,被于慎行称为“俨然都会之观也”。

明万历四十四年张秋古城池图(图源:《张秋镇志》)

在调研出发前,整理资料时我们就发现张秋镇文化遗产沿河散布,运河穿镇中而过,加之阳谷县文旅局李苑峰主任对张秋文化倍加推崇之后,我对张秋更加期待,在此也特别感谢刘凤琴站长在前一天连夜为我们送来了《张秋镇志》一书。书中序言一句“张秋之地,襟三邑而控带运河,黄河入海又假为北道,地当要冲,自有临清、聊城、济宁锁不可比者。故虽不为县分建置,然历有史志专行以记其事。”(山东大学张金光教授)道尽了张秋独特的运河重镇地位。

张秋镇志

钥南北,转漕运

张秋镇运河穿镇而过,沿河而行多见河道两旁记述修桥石碑,虽未到十步一桥的程度,但是河道之上密集小桥还是沟通起了南北两岸顺畅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虽然同是一街一河、水陆并行的格局,张秋古镇给我的感觉不同于苏州山塘街那种“长忆姑苏,闲倚山塘街畔饮,桥横竹掩水连空。弦管小楼中。”的柔美,虽然繁华落尽,许多水工遗产也被修缮的不尽人意,但是我总是能感觉到北方运河上那种“冠盖云从,帆樯鳞集”的壮阔和独有的粗犷平实。

漕湟要津——张秋码头遗址

航拍俯瞰,张秋段运河与金堤河相接,顺黄河而至张秋,以运河为中心向两侧辐射出的水路交通线路,充分显示出了古镇在贯通南北的优势,无愧自元至清黄河决口淤塞长达六百多年的繁荣。

跨漕河,胜水利

阳谷段运河作为会通河水利文化展示带,从张秋的水工遗存的保护来看,其实闸、桥的调研现状来看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应该是在于管理者观念上的偏颇,造成了荆门上下闸、运河大桥、运河古镇等沿河闸、桥设施及其周边规划脱离现状,建设过程破坏了环境还脱离了民众现状使用需求。荆门上下闸作为展示的核心区域,雁翅闸本体保存相对完整,近闸处就能发现铺设的石板路上的破碎,和损坏的窄桥、栏杆,下闸处开辟的休憩空间及座椅正在被荒草吞噬,上闸旁的一小片林下空间却成为了村民纳凉的场所。木桥小小,荒草深深,徒留一群老人看着陌生的闸堤闲话家常。

河闸修复完整·闸旁环境·堤岸护栏毁坏

荆门下闸航拍图·荆门上闸周边环境

节制闸示意图

运河之上 河道干涸,原有的河道也已经被民居和植被覆盖只能大概推测当年渡船由南水门入城的方位。另一现存的运河古桥——运河石桥,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利用北码头基址所建,桥上堆砌周边庙宇、牌坊上的石刻于此。两桥鲜明反应出了张秋水工遗存或是在被时间消磨,逐渐荒弃,或是加以改造,仅留其形,不见其神的问题。

河道干涸

运河石桥航拍

残庙宇,悲叹息

水工遗产之外,我们也是得益于刘站长的帮助,才有幸调研了张秋的陈氏民居、山陕会馆、城隍庙、任大仙墓等文化遗产。但是各处初访皆是庭院深深、门窗紧锁的状态,以及实际调研下来发现各处遗产内部建筑都已改造、仅留部分原建。其中城隍庙作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为运河旁祭祀城镇守护神的庙宇,现在周边被现代居民楼所包围,庙外断壁残垣、内部斑驳残破,极尽萧条之色...让我们不禁想问这样的“保护”是否能够真的保护?

张秋城隍庙周边环境·张秋城隍庙大门紧锁·城隍庙内部结构

古河道,青杨柳

张秋运河河道是一路调研下来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原有会通河穿镇而过的空间肌理得以保存。其中自荆门上闸向南至运河石桥一段,穿郊野过耕田,青青河边草,郁郁岸上柳,景观美而生态佳。相较于城市空间运河的失神,这段河道充满了乡村应有的自然美之意境。“意境”二字太过于缥缈,但是沿河畔田间的小路而行,目中所及是河道蜿蜒、林木幽静、老者趁农闲垂钓的愉悦,实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的诗意画面。

青青河畔草

袅袅柳杨枝

垂竿临晓岸

浓绿万花盘

—未完待续—

图文编辑/巩汝龙庞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