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通过以下红色故事、红色精神以及红色人物的形式带大家去充分认识历史、触摸历史、感知历史。
红色精神
照金精神
8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开启了*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新篇章。迎接红军长征到陕北的,是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陕甘边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称其是“落脚点”和“出发点”。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照金镇,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革命旧址。他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陕甘边根据地,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年创建的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也是全国仅有的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在创建与发展这块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坚强的革命骨干,铸就了具有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团结奋斗的合作精神、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忠诚精神等特定内涵的照金精神。照金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的优秀品质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与*的其他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发动和领导了大大小小70多次武装起义和革命兵变。其中著名的有清涧起义、旬邑起义、渭华起义等武装起义;按照*中央关于在旬邑、正宁、三原一带建立根据地的指示,确定在陕甘边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新苏区。年春,*组织派习仲勋到照金开展工作,坚持游击活动,传播革命火种。由于照金具有良好的条件,红二十六军第二团成立以后立即投入了创建以照金为中心的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此时正值年荒,农民流离失所,红二团即在香山寺一带打土豪,组织农民分粮帮助群众渡过年荒。在此基础上,红二团广泛发动群众,组织贫农会和赤卫军,开辟了香山和九保两个游击区。接着,红二团又消灭了照金、旬邑民团各一部,使红色区域扩大到照金薜家寨地区。为了巩固革命成果,*组织先后建立了旬邑、照金、香山、宜君、芋园等5支游击队,开展了游击活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分财产,打开了根据地工作的局面。在主力红军的配合下,游击队武装发展很快。根据陕西省委的指示,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后张秀山)任政委,统一领导各游击队。初步形成了以红二团为主力、以地方游击队和赤卫军相配合的多层次的革命武装力量体系,使根据地的开辟有了坚强的支柱。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地主豪绅在政治上被打倒,苛捐杂税被取消,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根据地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照金苏区的开辟有力地震憾了国民*统治,造成了国民*内部的恐慌和混乱。同时,牵制了国民*大量兵力,配合支援了陕北、渭北、陕南、陇东地区的革命斗争;唤起了千万陕甘边人民在中国共产*领导下开展土地革命的觉悟,鼓舞了西北人民争取解放的勇气和信心。它还是红二十六军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坚强阵地。西北革命根据地给中央红军提供了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打开了西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好局面;配合和支援了各路红军的战略转移,为*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大西北作了必要的准备。毛泽东在《“七大”的工作方针》一文中指出:“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这是毛泽东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所以,当时曾有“南有瑞金,北有照金”的说法。在创建与发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陕西*组织领导人民为过上有尊严的新生活同中外反动派斗争的战斗历程、精神状态、价值取向、行为操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照金精神。照金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军队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各具特色。照金苏区革命斗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烟云,但在照金苏区开辟过程中形成的照金精神,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时代光芒。
红色故事
红军渡
大渡河,源于青海,流经四川,注入岷江。河道两岸地势险峻,自古有“天险”之称。7月进入雨季后,记者驻足安顺场红军渡,只见急湍似箭,猛浪若奔,其中凶险,正如84年前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时一般。
年5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地区。时任第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一营营长孙继先接到任务,从安顺场渡河。与此同时,蒋介石叫嚣“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2万太平军于此地全军覆没;年,中国共产*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又站在了同样的地方。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长官莫停留!”回忆起小时候奶奶给他讲过的故事,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副馆长宋福刚记忆犹新。他的曾祖父宋大顺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宋秀才”,因十分了解当年太平军兵败大渡河的历史和当地情况,被红军请到营中介绍水情。他力谏红军迅速渡河。
“当年的水势比现在还要凶猛,河宽多米,河中心水深近20米,水流异常湍急,河中还有不断翻涌的漩涡。”宋福刚说。
国民*军实行“坚壁清野”政策,在大渡河上下游严密布防,并将船只、粮食等物资统统搜走。24日晚,红军夜袭安顺场时仅夺得一只翘首木船。
军情紧急,如何快速确定“渡河突击队”名单成为当务之急。时任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萧华作战前动员后,红军战士纷纷主动请战。当时,以是否为*员、干部和战术骨干的标准,挑选了16人作为“渡河突击队”。
名单一出,当时只有16岁,刚在遵义会议后参加红军的小战士陈万清因为落选哭了出来。孙继先被他的精神感动,同意陈万清加入。
年5月25日清晨,强渡开始,这是一场事关红军命运的强渡!事实证明,谁拥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谁就拥有了勇气和决心,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立于不败之地。
孙继先率领17名战士冒着守军密集的枪林弹雨,在当地船工的帮助和南岸红军强大的火力掩护下,向北岸艰难挺进。
湍急的河水让渡河变得十分困难。二连连长熊尚林带领第1批战士艰难渡河后,又将渡船拉到北岸渡口上游,随急流边划边漂,最终才将渡船划回南岸渡口,由孙继先率领第2批战士继续向北岸发起冲锋。
渡船在波浪中颠簸前进,周围满是敌军子弹激起的浪花。快接近对岸时,守军展开反击,企图将渡河战士消灭在河滩上。生死关头,在南岸负责掩护的神炮手赵章成及时开炮命中敌方核心阵地,红军顺利击溃对岸守军,控制了渡口,确保了先遣队安全渡河。
先遣队顺利渡河后,又在下游安靖坝找到2艘破损的木船。经修缮后,当地77名船工“人歇船不歇”连续摆渡7天7夜,将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余人顺利渡过天险大渡河。
“这余人的队伍为阻击北岸增援泸定桥的守军和中央红军主力沿大渡河南岸北上夺取泸定桥赢得宝贵的战略时间。”宋福刚说。
“我一生参战无数,强渡大渡河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战!”按照孙继先生前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在当年的安顺场被撒入大渡河。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如今,大渡河依旧波涛汹涌,奔流不息,而岸旁早已换了人间——红军渡已经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向数以万计的游客诉说着当年那场向死而生的强渡。
红色人物
弓仲韬
照片上的这个人把南湖启程的革命航船上的火种,引到了滹沱河两岸的冀中平原腹地。他就是年8月受中共北方局负责人李大钊派遣的安平籍共产*员弓仲韬。他在原籍台城村建立了中共第一个农村*支部,即台城特别支部。一年以后的年8月,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地方县委——安平县委也率先建立。在这片觉醒的土地,弓仲韬播撒的共产主义星火点燃了受压迫被奴役的人们的希望。这位光明的使者,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台城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爱国知识分子,早年曾在北京参加了支持维新变法的运动。受其父影响,弓仲韬从青少年时期就关心国家事,忧国忧民,经常向父老乡亲宣传反帝反封建和妇女解放的道理,在农村他带头第一个剪掉辫子。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初步接触到新思想。年参加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后与李大钊结识并在李大钊的启发教育下,开始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并经常到天桥工人中宣传革命思想,鼓动工人进行斗争。年4月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并受李大钊派遣回原籍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和发展*组织。年8月,弓仲韬介绍思想进步、积极肯干的农民弓凤州、弓成山加入*组织。经上级*组织批准,建立了河北省农村第一个中国共产*支部——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简称“台城特支”),弓仲韬任支部书记,弓凤州任组织委员,弓成山任宣传委员,受中共北京区委直接领导。由此,全国第一个农村*支部就诞生了。为了落实李大钊的指示,年8月15日台城村、思敬村和北关高小三个*支部选派了弓仲韬、弓凤州等9名代表,在思敬村召集召开安平县第一次*员代表大会,建立中共河北省第一个县级*组织——中共安平县委。*的机关设在弓仲韬家中,将台城特支改为台城支部。这次会议确立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就是发展*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启发群众觉悟,领导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弓仲韬在任期间,积极宣传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白色恐怖中,有的背叛了革命,有的被右倾分子拉拢,而绝大多数*员坚守着执着的信念,与国民*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为*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七七事变后,弓仲韬与*失去联系,便带上卧病的妻子,毅然离开家乡到西北去找*。这期间妻子病逝,他流落到一家工厂当伙夫,仍坚持在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鼓动抗日,为此竟被工厂资本家于年害瞎双眼,踢出厂门。年,双目失明的弓仲韬历尽千辛万苦返回家乡,并终于和安平县委接上关系,受到*组织的关怀和照顾。年由女儿弓乃如接到哈尔滨安度晚年。生活虽然不错,但他却常常伤感,有时甚至痛哭流涕。他说:“我不能为*工作了,我没有完成*交给的任务。”年3月,他病逝于哈尔滨。临终前他再三嘱咐:“一定把我节余下的一千元钱交给*,作为我最后的一次*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