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公元年,贾诩回绝了袁绍的结盟请求,认为曹操尊奉天子以统领天下,更加名正言顺,随即说服张绣一起归降曹操,曹操喜出望外,封贾诩为都亭侯以及冀州牧。
不过,此时的翼州实际上为袁绍所有,曹操给予贾诩的翼州牧一职只有等夺取翼州后才能兑现。
然而,等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夺取翼州后,却出尔反尔,将曾经任命贾诩做翼州牧的事情抛诸脑后,自己做了翼州牧,只给了贾诩一个太中大夫的职位。
冀州面积范围
像曹操这样任命属下管辖没有实际占领之地的行为,在三国争霸中非常普遍,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称谓:遥领和虚封。
遥领与虚封的含义
据《三国志》记载,“黄龙元年……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
即公元年6月,蜀国派遣卫尉陈震祝贺孙权称帝。随后,吴、蜀两国相约平分天下,在没有知会魏国的情况下,将魏国的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划归吴国,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划归蜀国,司州则以函谷关为界分属两国。
同时,吴国和蜀国还分别在本国设置了掌管以上地区的州牧。如,公元年,刘备升马超为骠骑将军,兼任凉州的州牧。吴国方面,丁奉因帮助新继位的孙休铲除了丞相孙綝,在年,被封为徐州的州牧。
实际上,徐州和凉州都为魏国所有,吴、蜀都没有实际管辖权,他们设置的州牧也是只有虚名而已。
像这种将自己没有实际占领的他国之地划归自己,并在本国设置对应的地方行政长官进行象征性管理的行为就被称作“遥领”。把这些不属于本国的土地作为奖励封赐给本国的王侯将相们就叫做“虚封”。即“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也。虚封者,则仅有封爵而无实土之谓也。”
二者意义相同,都是“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翻阅《三国志》就能发现这一现象在三国时期是普遍存在的。
三国时各个州的面积范围
不过,由于吴国和蜀国签订了平分天下的协议,所以,两国都不再遥领对方领地。如“八年秋,徙鲁王永为甘陵王,梁王理为安平王,皆以鲁、梁在吴分界故也。”,意思是说,建兴八年秋天,刘备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改封为甘陵王和安平王,原因是根据平分天下的协议,刘永和刘理原来的封地鲁、梁被划入了吴国,为表友好,所以改封他处。实际上,不论是鲁、梁还是甘陵、安平都由魏国掌控,这一行为同样是“遥领和虚封”。
蜀国灭亡后,吴国又恢复了对原蜀国土地的遥领,如“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孙晧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说的是孙策的外孙陆抗在孙晧即位后,被加授为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的州牧。已知孙皓继位时间为公元年,此时的蜀国已被魏国所灭,两国平分天下的协议失效,所以吴国才遥领了益州。
关于魏国同样有遥领的记载,如公元年,孙权的旁系亲戚孙壹带领部众归附魏国,魏国“以壹为侍中车骑将军、假节、交州牧”,即魏国任命孙壹为交州的州牧,当时的交州属于吴国,魏国此举同样是“遥领和虚封”。
以上所列事件,分别发生在三国的早中晚时期,可见“遥领和虚封”贯穿三国始终,如果不了解这一制度就不能明确的划分出三国的实际疆域。那么,三国普遍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战前动员与正统守护
如果对历史上的“遥领和虚封”做一个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战前动员型”,即发生在即将展开权利争夺之前,有“一旦夺取便可实授”的意味。
公元年,统领冀州的韩馥因胆小畏缩而听信了旁人蛊惑,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同年,公孙瓒打败了青州、徐州的黄巾军,一直进军到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随后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开始进攻袁绍,以期夺得冀州,双方在界桥爆发了“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第一次会战”,史称“界桥之战”。
界桥之战是经典的步兵战胜骑兵的案例
最终,公孙瓒夺取冀州失败,他任命的冀州州牧严纲也被斩杀。在这一事件中,公孙瓒对严纲的战前任命,以及前文中曹操对贾诩的任命,都属于“战前动员型”的虚封。
这一类型的最初形态是春秋时期诸侯王们在夺得君位之前给予属下们的土地赏赐承诺。
如,公元前年,晋献公之子夷吾因不满献公宠妃骊姬之子继位,联络同样反对骊姬之子的晋国卿大夫里克帮助自己夺权,并许诺里克将汾阳一百万亩田地封赐给他。
最后,夷吾成功夺得君位,成为晋惠公,却没有兑现封赐里克的诺言,甚至还将里克逼迫自杀,可谓彻彻底底的“虚封”了一场。
从晋惠公到公孙瓒,在起事之前的“遥领和虚封”的侧重点在于“封”,主要目的是希望以高额的回报激励部下为自己效力死战,夺得胜利。
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这段时间,各方势力地盘争夺激烈,此时的“遥领和虚封”还具有激励将领们奋勇杀敌的作用。但是,随着三国国君纷纷称帝,目标单一的局部对抗发展为持续数年的总体性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已不仅仅是某个贤臣良将,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况且,数十年如一日的“遥领和虚封”,亦让受封之人难以看到虚封之地变成实土的希望,因此也就失去了激励将领的作用。
既然如此,三国为何还要继续进行“遥领和虚封”呢?
秦末汉初,秦朝将领赵佗趁乱割据岭南,以桂林、南海、象郡等地为据点,建立了“南越国”。
南越国所占据的范围
公元前年,汉高祖无视“南越国”的存在,将南海、桂林、象郡作为封地赐给了长沙王吴芮,这一行为就属于“遥领和虚封”。
因为“南越国”直到公元前年才被汉武帝刘彻所灭,虽然赵佗曾在前年表示臣服汉朝,但是汉朝中央政府对“南越国”一直没有实际管辖权,持续“遥领”约九十一年。
汉朝对“南越国”的遥领完全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目的是否定“南越国”政权的合法性,表明自身的正统地位,相当于昭告天下,“我已继承大统,成为新的天下之主,而你则是强占土地的叛贼”,只有这样日后才能名正言顺的收复失地,可以称这种类型为“正统守护型”,其侧重点在于“领”,即昭示正统,至于虚封给谁并不重要,这也是魏蜀吴三国相互遥领的主要目的。
魏国建立在“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的基础上,占据了两汉大一统王朝位于中原地区的统治中心,因此以地理正统自居。蜀国则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赋予了自己传承汉家血脉的正统身份。割据江东的吴国在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上都处于劣势,因此通过和蜀国结盟,以帮助“汉家除残去秽”为名,获得了道义正统。
《出师表》深刻反映了讨伐曹魏的正统性
他们的“遥领和虚封”正是为了否定对方政权的合法性,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以争取民心,营造利于自己的舆论氛围。不过,三国为何不选择各安一方,和平共处,非要打来打去,争个你死我活呢?
大一统与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自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出现以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们便相继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大一统”的解读和渴望,但究竟以何种形式实现“大一统”一直未有定论,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成帝业”,将“大一统”的实现方式定义为中央集权下领土、政治、民族等自上而下的“大统一”。
秦亡汉兴,汉承秦制,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文化的统一,同时将“大一统”解释为“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意思是说这是“天地之间永久原则,古往今来的一致道义”,你如果不支持那就是有违天理,再次为“大一统”的实施和巩固铺平了道路。
经历两汉四百年,实施“大一统”已经成为各界精英的政治共识和最高追求,如果甘愿偏安一隅则会让自己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因此,“大一统”理念推动了三国政权在力所不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选择“遥领与虚封”来表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彰显一统天下的意志。
秦汉之后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三国之后,“遥领和虚封”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和这一制度的起源有关。
商朝时期,“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混合使用的继承方式,引发了持续百年的“九世之乱”,致使商朝由盛而衰。
周灭商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创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原则的宗法制,其后,又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封制。规定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儿子以及宗族姻亲则被分封各地,广建子国,以拱卫王室。
彼时的土地制度为奴隶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周王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土地所有者,各地诸侯仅有封地的使用权,不得对封土进行私相授受。
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地诸侯逐渐将封土视为私人财产,用以交换、转让、赏赐等以收买人心,扩充势力,拒绝周王的干预和支配,土地所有制也逐渐由国有转变为私有。
前年,周襄王为了报答晋文公勤王杀叔带,平息王室之乱的功劳,把阳樊等地加封给了晋文公。但此时的周王已经失去了对樊国封土的实际控制权,对晋文公的加封也是一个“虚封”,最终晋文公还是通过付诸武力才将樊国等并入晋国的。
古书有云,“己弗能有,而以与人”,即“拿自己没有的东西去送人”,描述的就是周王在丧失封地控制权后的尴尬处境,而周王“己弗能有,而以与人”的行为可以视为“遥领与虚封”的开端。
它的出现正是随着分封制下土地所有制由国有转变为私有而产生的,分封制和土地私有制是其产生的两个先决条件和根本原因,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因此,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秦王朝,就鲜有与“遥领和虚封”的相关记载。秦以后,汉朝重新恢复了分封制,并将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推行“郡国制”,原本是希望能够两者结合取长补短,未曾想重蹈东周覆辙,引发了诸侯相争的“七国之乱”。
汉初郡国并行制下各封国的势力范围
平息“七国之乱”之后,汉朝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削弱封国的措施,如将大国拆分成小国,收回诸侯王们征收赋税的权利,禁止诸侯王私自任免官吏等,使得诸侯王们逐渐失去了政治话语权,分封诸侯也几乎成为一个面子工程,人们对于封王列侯的收益和期许也随之降低,促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的“虚封”被广泛接受,为三国的常态化“虚封”奠定了基础。
分封制自汉以后虽然一直存在,但“封土建国”逐渐演化为只有皇室宗亲才能享有的特权,并不是主流,中央政府更加注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因此“遥领和虚封”便被逐渐遗弃。
此后,“遥领和虚封”只有在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才又一次登上过历史舞台,其主要目的与三国时期大体相同,不同的是,“遥领和虚封”的再次推行,使得当时将领们手中的实际权利并不像名义上那么大,虚职、闲差颇为常见,这也是北宋能够顺利削弱武将,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之一,可见,任何一项政治举措的顺利推行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三国志(文白对照)章惠康编」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林甘泉」
「中国文化概论孟建安苏文兰编」
「走在地图上的中国历史葛剑雄安介生李晓杰等」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与“通三统”考论王传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思想实践逻辑李娟」
「三国时期“遥领州”制度探析汪清武欣」
「中国历史上的遥领与虚封胡阿祥」